新成立的公司要辦理林業(yè)調查規(guī)劃設計資質需要哪些工程師怎么辦理?

初級工程師現在正在評審中,中級工程師和高級工程師每年基本同一時間開始,同時準備材料一般高級比中級先收幾天,中高級都是一年評審一次,每年6.7.8申報,但是由于需要業(yè)績,論文,高級需要專利都要提前開始準備,新開的公司一般先借一些證,然后慢慢培養(yǎng)自己單位的一些工程師,技工之類的,豐富專業(yè),以后就不需要借證了

微信號: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微信號: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微信號: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如何辦理林業(yè)產權證?

申請林權登記分為初始登記、變更登記和注銷登記。林權權利人為個人的,由本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理人提出林權登記申請寧夏的林業(yè)資質怎么辦理;林權權利人為法人或者其寧夏的林業(yè)資質怎么辦理他組織的,由其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或者委托代理人提出林權登記申請。

(一)個人或單位所有的林木和使用的林地,應到縣林業(yè)主管部門申請登記寧夏的林業(yè)資質怎么辦理;持有林權證的,林權依法發(fā)生變更,須持林權證及時到原登記發(fā)證機關辦理變更手續(xù);林權因滅失或其它原因要注銷的須持林權證及時到原登記發(fā)證機關辦理注銷手續(xù)。

(二)林權登記發(fā)證

1、林權權利人提出初始登記時,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1)林權登記申請表。

(2)個人身份證明、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資格證明、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的身份證明、法定代理人或者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證明和載明委托事項和委托權限的委托書。

(3)申請登記的森林、林木和林地權屬證明文件。

(4)縣林業(yè)主管部門規(guī)定要求提交的其它有關文件。

2、林權權利人按規(guī)定向林業(yè)主管部門提交相關申請材料,向林業(yè)主管部門申請登記。

3、林業(yè)主管部門在接受林權權利人的登記申請后,對申請材料進行初步審查,經審查認為申請材料符合《森林法》及其《森林法實施條例》、《農村土地承包法》、《林木和林地權屬登記管理辦法》等規(guī)定的,予以受理;認為不符合規(guī)定的,向申請人說明不受理的理由或要求林權權利人補充相應的材料。

4、對已經受理的登記申請,自受理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在森林、林木和林地所在地進行公告。公告期為30天。在公告期內,有關利害關系人如對登記申請?zhí)岢霎愖h的,登記申請受理機關對其所提出的異議進行調查核實。如有關利害關系人提出的異議主張合法有效,屬于林權權屬爭議的,暫停登記申請的受理并移交權屬爭議調處機關處理后,依據處理結果,再重新受理;屬于申請人侵權的,停止受理,并通知申請人。如有關利害關系人提出的異議主張無效的,繼續(xù)受理。

5、公告期滿后,需要受理的,登記申請受理機關組織有資質的林業(yè)調查隊伍,實地核實申請登記的林地所有權權利人、林地使用權權利人、森林或林木所有權權利人、森林或林木使用權權利人、林地及其地上林木坐落位置、小地名、所在林班和小班、林地面積、主要樹種、林木株數、林種、林地四至等是否準確,申請材料中的權屬證明材料是否合法有效,有關圖件中標明的界樁、明顯地物標志、界線是否與實際相符合。經實地核實后,數據準確、權屬合法有效、圖件符合實際的,登記申請受理機關自申請之日起3個月內,報請縣人民政府予以林權登記并核發(fā)林權證書。否則,登記申請受理機關以書面形式向提出登記申請人告知不予登記的理由。

6、林業(yè)主管部門對報請予以林權登記并核發(fā)林權證的申請進行審查、核實,防止出現重復林權登記或林地與耕地、草地、使用水面等登記發(fā)證重疊情況。經審查、核準無誤的,縣人民政府準予登記并及時核發(fā)林權證。

如何辦理林權證

辦理林權證的方法步驟寧夏的林業(yè)資質怎么辦理

1.申請

首先是由林權權利人對林地或林木的所有權、使用權或者說是林權變更、注銷向所在地縣級以上林業(yè)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填寫《林權登記申請表》寧夏的林業(yè)資質怎么辦理,并提供林權變更的相關材料及申請人身份證明材料。

2.勘測

在受理申請后寧夏的林業(yè)資質怎么辦理,具有專門資質的林權登記人員及林權申請人需召集涉及林地周圍的鄰林林權權利人寧夏的林業(yè)資質怎么辦理,對申請林權的林地進行實地核實。核定林地四至邊界后需繪制林地位置圖寧夏的林業(yè)資質怎么辦理,林地位置圖及四至邊界需要申請人及相鄰林地林權權利人簽字確認。然后根據調查情況核算面積。

3.審查

經過實地勘測后,開始對申請林地的各項信息進行審查,審查由林地所在社區(qū)、存、鄉(xiāng)鎮(zhèn)進行,簽注意見,無異議后,報縣級林業(yè)主管部門進行最終審核。

4.公告

經過審查合格后,縣級林業(yè)主管部門將會對擬登記發(fā)證的林權進行公告,公告時間為30天,如果在公告期間內無異議,那么準許登記發(fā)證,如果在公告期間出現異議,重新進行核實。

5.登記發(fā)證

經過公告期無異議的,準許發(fā)放林權證,并加蓋發(fā)證機關和填證機關印章,如果是不準許登記發(fā)證的申請,通常會接到由登記機關下發(fā)的書面通知,通知上會有理由,申請材料會一并退還申請人。

擴展資料

個人林權包括范圍:公民個人以承包方式取得的全民所有制單位的國有森林、集體所有的森林的經營權以及在房前屋后、自留地、種植的樹木,承包全民所有、集體所有的宜林荒地造林所種植的林木的所有權。

個人享有的國有森林承包經營權或集體森林承包經營權,依承包合同確定林權內容。農村居民在房前屋后、自留地種植的樹木,城鎮(zhèn)居民和職工在自有房屋的庭院內種植的樹木,個人承包全民所有、集體所有的宜林荒地造林所種植的樹木,歸個人所有。

個人所有的樹木因生長需要依附于林地時,即取得對國有林地、集體林地的使用權。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國家保護承包造林的集體和個人的合法權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和使用的集體和個人依法享有的林木所有權和其他合法權益。

單位之間發(fā)生的林木、林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地縣級或者鄉(xiāng)級人民政府處理。當事人對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在接到通知之日起1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在林木、林地權屬爭議解決以前,任何一方不得砍伐有爭議的林木。如果發(fā)生亂砍濫伐的行為,林農可以向當地林業(yè)部門公安科舉報,加以制止。

國家保護林農的合法權益,依法減輕林農的負擔,禁止向林農違法收費、罰款,禁止向林農進行攤派和強制集資。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林權證

造林綠化工程施工資質

造林綠化施工資質

近些年,林業(yè)類工程大火,很多企業(yè)趨之若鶩,都想要分一杯羹,但是,要做這類工程,就需要一個入場券,那就是林業(yè)類的資質。

舉個例子,比如說林業(yè)資質中的造林綠化施工資質,就是其中之一,要獲得造林綠化施工資質這個入場券,肯定是要一定的要求的,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造林綠化施工資質丙級

1、持有法人營業(yè)執(zhí)照;

2、凈資產不低于100萬元;

3、施工單位現有在崗職工15人以上,其中:初級林業(yè)技術職稱人員不少于3人,中級以上林業(yè)技術職稱人員不少于2人;

4、擁有小型運輸苗木的車輛、運水車和必備的造林綠化機具,有固定的辦公場所;

5、具有較完善的質量管理和各項工作規(guī)章制度,累計完成造林綠化工程施工面積5000畝以上,最近連續(xù)2年造林工程施工質量合格率均在90%以上;

6、主要技術負責人具有林業(yè)專業(yè)中級以上技術職稱;

7、最近2年未發(fā)生造林綠化工程施工質量事故。

造林綠化工程施工單位的施工范圍:

丙級資質的單位可承包5000畝以下的造林綠化工程施工業(yè)務。

申請造林綠化工程施工資質的單位,應按以下要求向資質核定單位遞交申請材料。資質申請材料包括:

(一)申報單位和所在地縣級以上林業(yè)行政主管部門(含縣級)出具的造林綠化工程施工資質申報文件;

(二)湖北省造林綠化工程施工單位資質認定申報表;

(三)法人營業(yè)執(zhí)照正本或副本的復印件。營業(yè)執(zhí)照的經營范圍必須要有與造林綠化工作相關的業(yè)務范圍;

(四)單位負責人和技術負責人任命書、職稱證書、身份證、勞動合同復印件,近三個月的社保明細單原件和繳費憑證原件及復印件;

(五)管理和工程技術人員明細表(附技術職稱證書、勞動合同等復印件,近三個月的社保明細單原件和繳費憑證原件及復印件);

以上就是辦理造林綠化施工資質所需要的要求跟所需要提交的材料了。

林權證如何辦理

(一) 林權證的效力 《林權證》是依法經人民政府登記核發(fā),由權利人持有的確認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權或使用權的法律憑證。按照《森林法實施條例》規(guī)定,《林權證》式樣由國務院林業(yè)行政主管部門(即現在的國家林業(yè)局)統(tǒng)一規(guī)定?!读謾嘧C》書中明確了地塊范圍、面積、林木蓄積量等山場情況和森林資源狀況,明確了林地所有權擁有者、 林地使用權擁有者、地上森林或林木所有者、地上森林或林木使用者等權屬內容,當權屬中任何一項內容發(fā)生變更,如林地使用權依法發(fā)生流轉等,需要依法及時辦理變更登記手續(xù)。 依法持有《林權證》,權利人就有了該林權證記載范圍內的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權或使用權。我國《森林法》第三條規(guī)定:“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渡址▽嵤l例》第三條也規(guī)定“國家依法實行森林、林木和林地登記發(fā)證制度,依法登記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權、使用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因此只要依法擁有了《林權證》,就能受到法律的保護,主張自己的權利。同時,按照我國現行的《土地管理法》規(guī)定,對林地所有權或使用的登記造冊和核發(fā)證書,應按《森林法》的規(guī)定執(zhí)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森林法》的有關規(guī)定核發(fā)的確認林地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證書,也就是關于該土地所有權或者使用權證書。1989 年4 月18 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給原四川省重慶市人大常委會的復函中,曾明確指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森林法》的有關規(guī)定核發(fā)的確定林地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證書,也就是關于該土地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證書”??h級以上人民政府頒發(fā)的林權證,不僅是森林、林木權屬的法律憑證,而且也是林地權屬的有效法律憑證。 (二)什么情況下需要申領林權證 主要有兩種情況: 一是初次申領《林權證》。林業(yè)“三定”以來,我國林區(qū)、尤其是國有林區(qū)和南方集體區(qū)開展了林地確權發(fā)證工作,建立了國家、集體所有的林地權屬登記帳冊,許多單位和農戶也依法領取了擁有所有權或使用權的權屬證書?!渡址▽嵤l例》第三條規(guī)定“國家依法實行森林、林木和林地登記發(fā)證制度”。第四條、第五條對國家、集體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以及單位、個人所有的林木《林權證》發(fā)放作出了具體規(guī)定。 另一種情況是《林權證》的變更登記,需要辦理變更登記手續(xù),重新換發(fā)林權證。隨著兩權的分離,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森林法規(guī)定,符合條件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權、使用權、可以進行轉讓,同時,隨著全社會關心林業(yè),集體、單位、個人等多種形式承包造林、開發(fā)山區(qū)積極性的高漲,林權證作為持有人的合法憑證,其持有人不是一成不變的?!渡址▽嵤l理》第六條規(guī)定,“改變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權、使用權的,應當依法辦理變更登記手續(xù)”。因此,當林權證中有權屬內容發(fā)生變化時,必須重新換發(fā)林權證。 (三)向什么部門申請辦理林權證 申請辦理《林權證》一般的程序是,由使用者或所有者(權利持有人)向縣級以上林業(yè)主管部門提出登記或變更登記申請,又該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fā)證書。具體來說,申請受理的部門有以下情況: (1) 使用國務院確定的國家所有的重點林區(qū)森林、林木和林地的單位,向國務院林業(yè)主管部門提出登記或變更登記申請,并由該部門代理國務院直接核法證書。目前,國務院確定的國家所有的重點林區(qū)是指東北、內蒙古有林區(qū)的國家重點森工的施業(yè)區(qū)。 (2) 使用國家所有的跨行政區(qū)域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單位,向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林業(yè)主管部門提出登記申請,由該級人民政府發(fā)證。如某塊森林跨同一市內的兩個縣,則應向該兩縣的上一級市林業(yè)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如果屬于不同市的兩個縣,則應向共同的上一級某省或國務院林業(yè)行政主管部門申請核發(fā)林權證。 (3) 集體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由村集體所有者向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林業(yè)主管部門提出登記申請,這里的“所在地”是指村集體所有者的所在地,不指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在地。 (4) 單位和個人所有的林木,由所有者向其所在的縣級人民政府林業(yè)主管部門提出登記申請,由該縣級人民政府發(fā)證確認林木所有權。 (5) 使用集體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單位和個人,向其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林業(yè)主管部門提出登記申請,由該縣級政府發(fā)證確認使用權。 (四)辦林權證應具備的條件和提交的有關材料 應具備的條件: 1、 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權屬無爭議; 2、 界限清楚、標志明顯,與毗鄰單位有認界協(xié)議書或劃撥書; 3、 面積、四至界限的登記文件和圖畫資料同實地吻合; 4、 有關圖表完備,材料齊全; 林權權利人應當根據森林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guī)定提出登記申請,并提交以下文件: (1) 林權證登記申請表; (2) 個人身份證明、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資格真實姓名、法人代表人或者負責人的身份證明、法定代理人或者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證明和載明委托事項和委托權限的委托書; (3) 申請登記的森林、林木和林地權屬證明文件; (4) 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林業(yè)主管部門規(guī)定要求提交的其他有關文件。 (五)的變更或者注銷登記 林權發(fā)生變更的,林權權利人應當到初始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林地被依法征用、占用或者由于其他原因造成林地滅失的,原林權權利人應當到初始登記機關申請辦理注銷登記。 林權權利人申請辦理變更登記或注銷登記時,應當提交下列文件: (1) 林權證登記申請表; (2) 林權證; (3) 林權依法變更或者滅失的有關證明文件。 林權證 - 【一】什么是林權證 林權證是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國務院林業(yè)主管部門,依據《森林法》或《農村土地承包法》的有關規(guī)定,按照有關程序,對國家所有的和集體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個人所有的林木和使用的林地,確認所有權或者使用權,并登記造冊,發(fā)放的證書。 根據《森林法實施條例》的規(guī)定,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權屬證書式樣由國務院林業(yè)主管部門規(guī)定,自2000 年4 月18 日起,啟用全國統(tǒng)一式樣和編號的林權證,該式樣外封為綠色塑封,印有燙金國徽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林權證”字樣,首頁套印“國家林業(yè)局林權證監(jiān)制專用章”,證內的森林、林木、林地狀況登記表中,分別登記林地所有權權利人、林地使用權權利人、森林或林木所有權權利人、森林或林木使用權權利人、林地及其地上林木坐落、小地名、所在林班和小班、林地面積、主要樹種、林木株數、林種、林地使用期、林地使用終止日期、林地四至等,證內還設有變更登記和森林、林木、林地四至范圍圖。該證經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蓋章生效;屬于國務院確定的國家所有的重點林區(qū)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經國務院林業(yè)主管部門蓋章生效。2000 年4 月18 日以前已經頒發(fā)的林權證(山林權證、自留山證等)仍然有效。 林權證 - 【二】什么是林權權利人 林權權利人是指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擁有者。所有權是指對森林、林木和林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權。使用權是指根據合同或有關規(guī)定,使用他人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權力;使用權不是所有權,也不是所有權中的使用權能,而是從所有權中分離出來的由非所有人行使的權能。林權權利人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根據《憲法》、《土地管理法》和《農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規(guī)定,我國林地實行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林地不得買賣。全民所有(即國家所有)的林地、林木,其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國務院是所有權的擁有者。國家依法將國有林地、林木無償劃撥或者有償出讓給企事業(yè)單位、個人或者其他組織,企事業(yè)單位、個人或者其他組織只是該林地、林木使用權的擁有者。通過無償劃撥獲得林地、林木使用權的擁有者,其使用權是有限的,只有依法經營管理和收益權,不得將使用權轉讓。確需轉讓的,應當先辦理國有林地、林木的出讓手續(xù)并交納出讓金。經依法出讓后,受讓方可以將受讓期內剩余期限的部分或全部使用權依法轉讓給第三方。國有林業(yè)企事業(yè)單位對其經營范圍內的林地和林木,通過建立管護責任制等形式,將林地使用權、林木經營權落實到內部職工的,是勞動關系,其林權沒有發(fā)生變化,林權權利人也沒有發(fā)生變化。 農民集體所有和國家所有依法由農民集體使用的林地,以及其它依法用于農業(yè)的土地,國家實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農村林地承包采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宜林地,可以采取招標、拍賣、公開協(xié)商方式承包。農村林地承包后,林地的所有權性質不變,只是使用權變化。林地的所有權權利人是發(fā)包者,林地的使用權權利人及其林地上林木的所有權權利人是承包者。農村林地承包后,可以依法流轉。通過家庭承包后依法轉讓或者互換的,確立新的承包關系,林地使用權和林木所有權變化,林權權利人變更;依法轉包或者出租給第三方的,承包方與發(fā)包方的承包關系不變,林權權利人也不變。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xié)商等方式承包農村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宜林地的,經依法登記取得林權證的,其林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轉讓、出租、入股、抵押或者其他方式 流轉;依法轉讓的,確立新的承包關系,林地使用權和林木所有權變化,林權權利人變更;依法出租、入股的,承包方與發(fā)包方的承包關系不變,林權權利人也不變;依法抵押的,抵押期間并不轉移林地、林木的占有、使用、收益權,林地使用權和林木所有權不變,林權權利人也不變;當抵押人不能履行到期債務時,抵押權人依法處分該林地使用權、林木所有權并以所得價款優(yōu)先受償后,林地使用權和林木所有權變化,林權權利人變更。 林權證 - 【三】如何取得林權證 1、林權登記申請 林權登記分為初始登記、變更登記和注銷登記。改變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權、使用權的,應當依法辦理變更登記手續(xù)。變更登記和注銷登記應當到初始登記機關的林業(yè)主管部門提出登記申請。 林權權利人為個人的,由本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委托的代理人提出林權登記申請;林權權利人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由其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或者委托的代理人提出林權登記申請。 依法使用國務院確定的國家所有的重點林區(qū)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單位,應當向國務院林業(yè)主管部門提出林權登記申請,由國務院林業(yè)主管部門確認林權,登記造冊,核發(fā)證書;依法使用國家所有的跨行政區(qū)域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向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林業(yè)主管部門提出登記申請,由該人民政府確認林權,登記造冊,核發(fā)證書;依法使用國家所有的其他森林、林木和林地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業(yè)主管部門提出登記申請,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確認林權,登記造冊,核發(fā)證書;未確定使用權的國家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登記造冊,負責保護管理。 集體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由所有者向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林業(yè)主管部門提出登記申請,由該縣級人民政府確認所有權,登記造冊,核發(fā)證書。單位和個人所有的林木,向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林業(yè)主管部門提出登記申請,由該縣級人民政府確認林木所有權,登記造冊,核發(fā)證書。使用集體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向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林業(yè)主管部門提出登記申請,由該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fā)證書,確認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權。 2、登記申請需要提交的材料 林權權利人提出初始登記時,應當提交以下材料:(一)林權登記申請表;(二)個人身份證明、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資格證明、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的身份證明、法定代理人或者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證明和載明委托事項和委托權限的委托書;(三)申請登記的森林、林木和林地權屬證明文件;(四)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林業(yè)主管部門規(guī)定要求提交的其它有關文件。 林權權利人提出變更和注銷登記時,應當提交以下材料:(一)林權登記申請表;(二)林權證;(三)林權依法變更或者滅失的有關證明文件。 3、林權登記發(fā)證的程序 各級人民政府的林業(yè)主管部門是林權登記申請的受理機關并依法履行相應職責。各級林業(yè)主管部門在接受林權權利人的登記申請后,首先要對申請材料進行初步審查,經審查認為申請材料符合《森林法》及其實施條例、《農村土地承包法》、《林木和林地權屬登記管理辦法》等規(guī)定的,應當予以受理;認為不符合規(guī)定的,應當向申請人說明不受理的理由或者要求林權權利人補充材料。 各級林業(yè)主管部門,對已經受理的登記申請,應當自受理之日起10 個工作日內,在森林、林木和林地所在地進行公告。公告期為30 天。在公告期內,有關利害關系人如對登記申請?zhí)岢霎愖h,登記申請受理機關應當對其所提出的異議進行調查核實。如有關利害關系人提出的異議主張合法有效,屬于林權權屬爭議的,應暫停登記申請的受理并移交權屬爭議調處機關處理后,依據處理結果,再重新受理;屬于申請人侵權的,應停止受理,并通知申請人。如有關利害關系人提出的異議主張無效的,應繼續(xù)受理。 公告期滿后,需要進一步受理的,申請機關應組織有資質的林業(yè)調查隊伍,現地核實申請登記的林地所有權權利人、林地使用權權利人、森林或林木所有權權利人、森林或林木使用權權利人、林地及其地上林木坐落位置、小地名、所在林班和小班、林地面積、主要樹種、林木株數、林種、林地四至等是否準確,申請材料中的權屬證明材料是否合法有效,有關圖件中標明的界樁、明顯地物標志、界線是否與實際相符合。經現地核實后,數據準確、權屬合法有效、圖件符合實際的,申請受理機關應當自申請之日起3 個月內,報請同級人民政府予以林權登記并核發(fā)林權證書。否則,申請受理機關應當以書面形式向提出登記申請人告知不予登記的理由。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對同級林業(yè)主管部門報請予以林權登記并核發(fā)林權證的請示進行審查、核準,防止出現重復林權登記或林地與耕地、草地、使用水面等登記發(fā)證重疊情況,經審查、核準無誤的,準予登記并及時核發(fā)林權證。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審查、核準程序是林權發(fā)證的必需履行的程序,林權證內的發(fā)證機關蓋章處只有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國務院林業(yè)主管部門蓋章后生效,使用其他印章是無效的。 國務院林業(yè)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以及設區(qū)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核發(fā)林權證的,登記機關應當將核發(fā)林權證的情況通知有關地方人民政府。 林權證 - 個人林權的范圍是什么? 如何保護自已的合法權益? 個人林權包括范圍:公民個人以承包方式取得的全民所有制單位的國有森林、集體所有的森林的經營權以及在房前屋后、自留地、種植的樹木,承包全民所有、集體所有的宜林荒地造林所種植的林木的所有權。個人享有的國有森林承包經營權或集體森林承包經營權,依承包合同確定林權內容。農村居民在房前屋后、自留地種植的樹木,城鎮(zhèn)居民和職工在自有房屋的庭院內種植的樹木,個人承包全民所有、集體所有的宜林荒地造林所種植的樹木,歸個人所有。個人所有的樹木因生長需要依附于林地時,即取得對國有林地、集體林地的使用權。 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國家保護承包造林的集體和個人的合法權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和使用的集體和個人依法享有的林木所有權和其他合法權益。單位之間發(fā)生的林木、林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地縣級或者鄉(xiāng)級人民政府處理。當事人對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在接到通知之日起1 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在林木、林地權屬爭議解決以前,任何一方不得砍伐有爭議的林木。如果發(fā)生亂砍濫伐的行為,林農可以向當地林業(yè)部門公安科舉報,加以制止。 國家保護林農的合法權益,依法減輕林農的負擔,禁止向林農違法收費、罰款,禁止向林農進行攤派和強制集資。 林權證 - 林權證的效力與林權發(fā)證“四權”的確認 我國有關林權的現行法律法規(guī)通常把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簡稱為林權。林權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森林、林木和林地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或者處分的權利。從這個定義可以看出,林權是以森林、林木和林地為客體的一項權利,凡是有關森林、林木和林地的占有、使用、收益或者處分的權利都可以歸入林權這一范疇中。 林權證 - 一、 林權證的作用與效力 林權證 - (一)、林權證的作用 林權證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的作用: (1) 保護林權證持有人的合法權益; (2) 調處林權糾紛的主要依據; (3) 征占林地和林地流轉的必備條件; (4) 申請林木采伐的要件; (5) 明晰產權的依據; (六)資產評估、作價入股、抵押的憑證。 林權證 - (二)、林權證的效力 《林權證》是依法經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登記核發(fā),由權利人持有的確認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權或使用權的法律憑證。依法持有了《林權證》,權利人就擁有了該林權證所記載范圍內的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權或使用權。我國《森林法》第三條規(guī)定:“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渡址▽嵤l例》第三條也規(guī)定“國家依法實行森林、林木和林地登記發(fā)證制度,依法登記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權、使用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因此只要依法擁有了《林權證》,就能受到法律保護,主張自己的權利。同時,按照我國現行的《土地管理法》規(guī)定,對林地所有權或使用權的登記造冊和核發(fā)證書,應按《森林法》的規(guī)定執(zhí)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森林法》的有關規(guī)定核發(fā)的確定林地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證書,也就是關于該土地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證書??h級以上人民政府頒發(fā)的林權證,不僅是森林、林木權屬的法律憑證,而且也是林地權屬的有效法律憑證。 林權證 - 二、林權證中“四權”權利人的確定 林權證 - (一)、林地所有權權利人 根據《森林法》、《農村土地承包法》等有關法律規(guī)定,林地所有權分為國家所有和集體所有,在我國農村,林地資源集體所有。實際上,林地所有權有的村莊是在村集體,有的是在組集體。關于村民對林地所有權的認知,認為在承包(拍賣)期內屬于自己的,可見他們對于林地所有權是模糊不清的。由于村民對林地所有權的理解不同,因而其經營思路就會有很大區(qū)別。例如,一些村民認為林地是自己的,在林地使用上,就產生了一些超越權限的利用方式,比如擅自改變林地用途。對于林地所有權的確權,一般是根據在改革開放之初的1982 年林業(yè)“三定”時已經簽訂清楚的“山權”單位,現在林權登記時確定林地所有權,一般是根據“三定”時的權源,給予林地所有權權利人進行林權登記發(fā)換證。 林權證 - (二)、林地使用權權利人 根據林地有償使用的原則,任何單位或個人使用國家或集體林地都必須與林地所有權權利人簽訂林地使用合同,取得采伐跡地、火燒跡地、荒山、荒地等林地使用權,并在林地上營造林木,擅自侵占國家或集體林地所營造的林木,不能簡單地認定歸個人所有。必須在與林地所有權權利人簽訂合同,取得相應的林地使用權,確定雙方責權利,明晰林地使用權和林木所有權,嚴格遵守合同約定,應當支付林地使用費,村民使用集體林地使用費的標準和支付形式原則上由村民民主協(xié)商確定,但當地政府有規(guī)定的除外。依據合法的林地使用合同,才能擁有林地使用權。 一般情況下,林地使用權是隨著林木所有權的改變而發(fā)生變化。但也有存在林地使用權與林木所有權分離的情況,只有林地使用權,沒有林木所有權。比如承包集體所有的林地進行林下林蛙養(yǎng)殖、野菜藥材栽植的,林地使用權歸承包人,而林地所有權仍歸集體所有。 林權證 - (三)、森林或林木的所有權權利人 國有宜林荒山由國有單位造林,或由國家提供資金單位或個人承包造林的,其林木所有權歸國家所有; 國有宜林荒山由單位或個人自籌資金承包造林的,其林木所有權歸承包者所有;以合作、合資等形式造林的,按合同約定執(zhí)行; 國有宜林荒山由單位或個人租賃、購買使用權造林的,其林木所有權歸租賃、購買者所有; 集體所有的宜林荒山由集體經濟組織營造或由集體經濟組織提供資金單位和個人承包造林的,其林木所有權歸集體所有; 集體所有的宜林荒山由單位和個人自籌資金承包造林的,其林木所有權歸承包者所有;以合作、合資等形式造林的,按合同約定執(zhí)行; 集體所有的宜林荒山由單位和個人租賃、購買使用權造林的,其林木所有權歸租賃、購買者所有; 村民在自留山造林的,其林木所有權歸村民所有。已劃給村民造林的自留山,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決定的期限內未造林,由集體組織營造的,其林木所有權歸集體所有; 通過合法途經,比如投標、或者他人轉讓,獲得的林木,其林木所有權歸中標者所有。 林權證 - (四)、森林或林木使用權 林木使用權一般跟隨著林木所有權變化而變化,也就是有了林木所有權就擁有了林木使用權。也有林木所有權和林木使用權分離的時候,那是林木所有權權利人通過某種形式把林木使用權轉讓給他人,比如村民某甲把自己種植的果山,承包給某乙經營一定年限,到期把果山歸還某甲,這時林木所有權還是某甲,林木使用權已經發(fā)生變化,同時林地使用權相應發(fā)生了變化,林木使用權和林地使用權相應歸某乙。 綜上所述,林權證猶如土地使用證、房產證一樣,是權利所有人享受權利的法律依據,是國家法律給予林權權利人應該享有的法律保護。

求采納為滿意回答。

生成海報
生成海報
生成海報